近年来,嘉峪关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地强化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措施,全力守住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底线。
强化部署,推动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就做好全市林草防火工作作出批示,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印发市森防指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总体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在防火紧要期,针对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严峻形势,市级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全市2025年林长制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部署会。
靠实责任,增强履职效能。切实强化“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工作措施,分级建立包保责任人名单,明确各包保责任人的包保区域和工作职责,签订《包保责任人承诺书》和《林草经营单位承诺书》142份,坚决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建立总林长负总责,林长分级负责,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按照《嘉峪关市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林长、每一名管护员责任区域,全面夯实防火工作责任。目前,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70名(其中市级6名、镇级29名、村级35名),林草管护员66名。全面落实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五包一防”责任制,成立农村火灾防控领导小组4个,组建防火网格117个、“七户联防”小组671个、七户联防微信群239个,进一步压实镇、村、组、户四级“网格”管理责任,扎实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密切会商,加强信息共享。强化火情监测预警,在春季、森林草原防火期、清明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林草、气象、文旅、民政等部门和单位召开风险形势会商研判暨防灭火工作专题部署会,加强气候趋势预测、林草区域火情监测及降水量、蒸发量、土壤墒情等水文气象监测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全市气候趋势和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并安排部署火灾防范应对工作。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分析研判会2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20余条,印发《工作提示》4次,发布《森林草原火险形势预测分析报告》1篇,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提醒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严控火源,筑牢安全屏障。充分发挥各级包保责任人、林长和镇村干部、护林员、网格员等职能作用,先后出动人员500余人(次),针对林农林草结合部等重要区域,林区输配电、通信等重要设施和学生儿童、田间务农、放羊村民等重点人员,持续开展林草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用火行为监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60余处,劝诫烧荒行为100余起,巡查辖区林草区域400余次,全面整治隐患漏洞和短板,做到隐患排查整治无盲区、无死角。
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线上”依托广播、微信交流群、公众号等平台和渠道转发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和防灾减灾科普文章600余条,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等野外用火行为。“线下”在春节、清明等重点节假日和高火险时段,组织开展林草防灭火演练10余次,发放宣传单1.4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550余条,设立防火宣传墙20余处,张贴《关于做好“清明”前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令》和防火倡议书500余份,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森林草原防火浓厚氛围。(融媒体中心记者闫立成 通讯员胡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