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岷县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中的应用,不断在马铃薯种薯繁育上下功夫,利用三级繁育体系让马铃薯脱毒增产。
走进岷县西江镇马铃薯种薯繁育产业园,在定西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岷县分公司的种植大棚内,一株株马铃薯原原种种苗在蛭石床上茁壮成长,工人正在进行压苗操作,再过几个月这个大棚将生产出今年的第一批马铃薯种薯。
该公司技术员李玉栋说:“一个大棚育苗量15万株左右,一株结薯2—3粒,整棚产量在30万粒左右。”
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产量。马铃薯在生产上主要利用薯块进行无性繁殖,即“种土豆收土豆”。作为下代“种子”的薯块感染病毒后,自身不能清除体内病毒,在病毒的不断侵染和积累下,植株病毒病逐年加重,品种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在该公司的种薯脱毒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忙着将刚生长出来的马铃薯幼苗的茎尖剥离。马铃薯幼苗的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速度快,生长速度远远超过病毒的增殖速度,从而形成了茎尖的无病毒区。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脱毒种薯是经过选品、消毒,经过脱毒车间员工进行剪接、嫁接、茎尖剥离等技术,进行15—20天的培育就可以移栽到大棚中了。”李玉栋进一步表示。
目前,该公司已建成组培中心一处,33个大棚共计88亩原种基地,形成了“试管苗—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三级繁育体系,年产马铃薯种薯突破1000万粒。
近年来,岷县坚持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加快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为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202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年播种面积20万亩,年产马铃薯42万吨,年加工马铃薯淀粉150吨左右,加工粉条1000吨。(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邓翠芳 韩程)